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乡村振兴促进法

    信息发布者:马琰东
    2020-01-07 19:17:31   转载

    乡村振兴促进法已纳入2020年立法规划!

    乡村振兴促进法已纳入2020年立法规划。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2018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牵头启动了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相关程序。

    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存在耕地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在2019年3月9日的记者会上曾表示,法律将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擅自破坏生态红线和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行为,对严重污染农村环境的产业,对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等进行约束。

     土地承包合同是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达成的,关于土地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一法律规定做出这种区分,主要是依据不同性质土地的投资收益期限的差别,更有利于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那么,村委会是否有权力对外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网友咨询:村委会是否有权力对外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2条规定,“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因此,村委会在未经三分之二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的情况下,无权对外发包土地。

      此外,根据《合同法》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因此,村民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村委会与某公司签订的土地对外承包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律师解析: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应当包括以下条款:

      (1)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2)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3)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4)承包土土的用途。

      (5)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6)违约责任。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承包合同是明确发包方、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是承包方依法承包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合法依据,是约定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凭证,土地承包到户后,一定要签订书面合同,采取口头合同的形式,一旦出现争议,双方口说无凭,难以收集证据,分清责任。签订书面承包合同,便于当事人认真履行合同,互相监督,也有利于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承包方有依合同约定交纳承包费的义务。承包方应当依承包合同约定的时间、期限、数额交纳承包费,不得无故逾期交纳、拒绝交纳或少交纳,否则,即构成违约。构成违约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对于因承包费或交纳承包费等方面产生争议的,承包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予以解决。

      在同等条件下,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即本村村民)享有优先承包权。即两方承包土地的条件相同时,村委会应该首先将农村土地承包给本村村民,保障本村村民的优先承包权。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