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就从我经营的“茶园鸡”的来龙去脉谈谈农业的“特色”。
现在农庄越来越多,同质化产品也越来越多。那如何扬长避短,差异化经营,在不用大量投资的情况下让消费者比较容易记住并愿意主动在他们的朋友圈作推介,做出自己特色来增加市场竞争力呢?
首先,我认为这种特色,需要贴近消费者常规需求,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又容易比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的做法是:
找到一个“特色产品”
我每年每亩平均只养20只鸡,
这点主要是从鸡的排泄量及
土壤茶树的自然消纳能力来考虑,
同时也与工厂化养殖的高密度作区别。
起一个有“特色”的产品名字
我的产品之一是散养鸡,
起名“茶园鸡”,又叫“飞鸡”。
从鸡苗出壳第一天起就在茶园长大,
42天前圈养,随后就每天散养在茶园,
故名“茶园鸡”。
找到一个最佳“消费场景”
我们这里类似农家乐,
“茶园鸡”也是通过来客地头消化的。
为了让客人能更好的体验到茶园鸡的特色,
我们把就餐时间做了合理安排,这点很重要。
找到一个好的模式
很多看似相同的产品,
有的赚钱,有不赔钱,
很可能是差在模式上。
好的模式能降低投入,增加收入。
那我这些年经营的体会和做法,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茶园鸡”的经营之道,
能给你带来哪些启发?